硕脊茧蜂

Neorhogas praetor   Reinhard
   

  92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长8—10mm;前翅长8—8.5mm。
头:触角70—72节。下颚须长约与头高等长。头顶光滑;上颊在复眼后方直线收窄。单眼、复眼大,OOL:OD:POL=4:10:5。背观复眼长为上颊长度的2.4—3.0倍;复眼眼凹深,外缘与后头脊平行,下缘低于唇基腹缘。后头脊背观弧状,中央缺,侧方不与口后脊会合。额稍凹,光亮,无中纵脊。脸有细弱的横刻条。唇基腹缘内倾。口窝宽度约与脸宽等长。颚眼距是上颚基宽的0.77—0.83倍,侧观为复眼高的0.24倍。
胸:长是高的1.5—1.6倍。前胸背板背方粗糙。中胸盾片细颗粒状,有光泽。小盾片侧脊明显。小盾片前凹有5条纵刻条。中胸侧板光亮,无基节前沟,胸腹侧脊上端折向前缘。后胸侧板大部分光滑。并胸腹节具明显的网状刻条;气门椭圆形;侧纵脊后方明显,形成钝瘤突;中纵脊显著。
翅:前翅r:3-SR=11:15;1-CU1:1-CU1=4:20;第2亚缘室长是高的1.9—2.1倍。后翅SR脉在中部强度弯曲,缘室向外不扩展。
足:后基节光滑。后胫节长距是后基跗节的0.36—0.4倍;爪简单。
腹:第1—2背板、第3背板基部2/3具纵刻条和中纵脊,第3背板端部1/3及其后背板光滑。第1背板向基部收窄,长是端宽的0.9—1.0倍;基区突然收窄,背凹大。第2背板长是端宽的0.58—0.65倍,与第3背板约等长。产卵管鞘长是前翅的0.08—0.1倍。
体色:红黄色;上颚端部、单眼区黑色;触角除基部2节外、后足胫节端半及后跗节暗褐色。翅痣暗褐色,翅脉红黄色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:寄主有云斑天蛾(学名不详),榆绿天蛾(柳天蛾)Callambulyx tatarinovi Bremer et Grey(哈尔滨、法库、南京)。蜂幼虫成熟后,即在寄主幼虫体内结茧化蛹,此时寄主两端萎缩,背面隆起。羽化孔近圆形,直径约1.5—2.0mm,在寄主腹末.尾突之前。单寄生。据国外记载,寄主还有天蛾Smerinthus populi L、蓝目天蛾S. planus Walker、松天蛾Sphinx pinastri和星天蛾Dilina tiliae。

国外分布

法国,匈牙利,英国,德国,芬兰,意大利,比利时,原苏联,朝鲜和日本。

国内分布

分布:黑龙江(哈尔滨、岱岭、高岭子)、吉林、辽宁(铁岭、法库)、内蒙古(钱家店)、北京、河南(新乡)、江苏(南京)、浙江(临安)、湖北(武昌)、福建(沙县);